天天最新:大学生炒股成功案例
炒股就是炒心,套牢就是套心,人的脾气习惯会决定您投资成功与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炒股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大学生炒股成功案例1:
股市里赚点钱,真的不容易,哪怕牛市也是如此。本周A股市场持续调整,很多股民也为此心情不佳。不过在绍兴一些网民中,最近却都在争相议论着一则让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传言——“绍兴股神,炒股8年10万变10亿”。
(相关资料图)
那么绍兴股神的传说究竟是否真实?其实,在业界,这并不是个秘密。
私募大佬、涨停敢死队,亿万翁富……
股神原来是绍兴“80后”大学生
最近一个星期以来,有关“绍兴股神,炒股8年10万变10亿”的消息在绍兴一些网民中疯传,其实这条消息最早是在4月份的时候出现在某证券专业论坛。很多人对此不敢相信,而更多股民则想进一步了解股神的庐山真面目。
“绍兴股市藏龙卧虎,但赵老哥(网名)绝对是顶尖人物。”事实上,绍兴股民圈里常出股神,在全国都有名,资金量上亿的股民几乎在绍兴每个证券公司都能见到,而白手起家做到上亿级别的也有好几位,这其中,赵老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同“溧阳路”被贴上“徐翔”标签一样。如今,只要某个个股龙虎榜上出现“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的名字,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赵老哥’来了”。在很多股民眼中,赵老哥操作手法迅捷,出货果断,砸盘不计成本,因此“谈其色变”,在很多股票论坛上,也充斥着亏钱散户股民对赵老哥的不满,一些人甚至散布极端情绪。对此赵老哥也很愤怒地回应:“做板本来就是高风险手法,现在市场更是极端,大家注意风险的同时请文明炒股。”
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赵老哥,其实是个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的“80后”年轻人,称为小赵哥似乎更加合适。知情人士告知记者,其实他还未满30岁,毕业于绍兴一所大学,也曾苦恼“女朋友比好股票难找”,对于很多传言也显得很低调,记者通过几个渠道想要当面采访,都被婉言谢绝。
作为“80后”亿万富翁,赵老哥让业内津津乐道的是其在资产达到千万时,还天天骑了辆自行车去营业部。后来在资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出手购置了一辆法拉利跑车,前不久他还刚刚买下一套价值不菲的别墅。
天才少年也曾遭遇腰斩
赵老哥运作的资金远不止10亿
赵老哥炒股从“10万到10亿”的传言,源头在于其两个月前在淘股吧发的一个帖子,帖子内容为:“8年一万倍,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资金终于上了一个大台阶,感谢中国神车……”当时正是中国南北车在合并前大肆拉升10个涨停的时候,从交易所公布的龙虎榜看,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数以十亿计的资金云集此二股,大快朵颐。赵老哥也因此帖在“砸盘赵”的同时又多了一个“越一万”的称号。
而这也符合赵老哥的一贯操盘风格。从赵老哥公布在网上的交割单来看,2010年其也是通过重仓有色板块滚动操作,获得了一年10倍以上的收益,资金当量一下子从几百万上升到了几千万。
而根据记者多方打听的结果,网民对其“10万到10亿”仅仅是一种猜测。“我不知道这1万倍是如何来衡量的,但目前他手里能运作的资金,可能远高于10亿。”一位熟悉赵老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目前绍兴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顶尖私募游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不少绍兴本地的“大资金”都在赵老哥的键盘下翻滚,这个数字恐怕是非常惊人的。
熟悉赵老哥发家史的股民告诉记者,赵老哥从大学便开始炒股了,而父母给他的启动资金有几十万元,开始入市的时候赵老哥和很多菜鸟一样遭受过打击,市值惨遭腰斩,2008年最低的时候资金量仅有20万元左右,而如果用20万元的一万倍来衡量,眼下的资金量应该是20个亿,而不是传言中的10亿元。
一位曾与赵老哥一起炒过股的大户告诉记者,赵老哥的风格是快进快出,看好一个题材才会满仓持有一段时间,但一般的人哪怕现场直击也根本跟不住他。
随着资金的增长,赵老哥也逐渐进入了全国的游资圈,每年都有聚会,同时在操盘风格上也出现了与上海溧阳路等游资一同作战的迹象。而上海溧阳路被传是从都市快报擂台赛中成长起来的游资“孙哥”的根据地。
天才股神独一无二难复制
普通股民炒股依然要慎之又慎
赵老哥在股市中创造的神话,如今已经被很多股民膜拜,但这样的神话在股市里毕竟是极个别的,万中取一恐怕也难做到。有股民就在他“一万倍”的帖子下跟帖道:“这个传奇有励志作用,会激励不少人奋发自强、打板不息,但其中成功者应当寥寥,更多的人反而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成功者收割,赵老哥是天才,我们是凡人,凡人做不了天才们的事……”
“这样的股市奇迹不是没有,普通股民可以去看热闹甚至是膜拜,但最好仅仅作为一种谈资。”对于老赵哥的股市神话,在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难以复制。市区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认为,成为股神需要有天赋,也需要机遇,亿万股民中像徐翔、赵老哥这样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少之又少,更多人在通往股神的道路上夭折甚至血本无归,风险意识的警钟对于每个股民来说都要时刻响起,“牛市演绎到这个阶段,已经不是买什么股都能躺着赚钱的时候了,控制仓位,考虑风险是大家都应该做的事情。”
本轮的大牛市又一次引发了全民炒股的热情,而很多的新股民则在本周接连的暴跌中感受到了股市的残酷,“一赢二平七亏”的真理一直在提示股市的风险,对于普通股民来说,不要去幻想成为股神,而更应该首先考虑本金的安全。
大学生炒股的现状分析:
一年赚三十万,一年赚五十万这种事情不完全都是股票老手创造的奇迹,大学生炒股一样可以满载而归,现如今股市大军中出现了不少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在某些地方大学生组团炒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大学生炒股真能赚钱吗?大学生应该炒股票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目前大学生玩儿股票的现状:
有学生大赚,一年进账30万
提起小林,某大学很多学生都知道,因为他是学校著名的炒股王。小林是该校的大四学生,因为炒股,短短一年间,他的资金就从7万元炒到了36万多元。
“当时我的启动资金只有三千元。”小林告诉记者,也就是这三千块钱让他赚到了第一笔钱—7012.8元。加上之前的三千元,小林已经成为万元户了。
初尝甜头,小林开始觉得,1万元炒股根本不过瘾。2005年底,在他的亲情攻势下,父母也答应借他钱,但必须写张借条,以后必须归还。就这样,小林又在股市中投入了6万块。2006年1月份,他就以6.70元/股的价格全仓吃进了中金岭南(000060),到了2月份,该股票已经飙升至10元多钱,这一下子他就赚了3万块钱呢。
后来,小林开始关注起具有股改概念的股票,他选了一只股票——江苏阳光(600220)。2006年5月8日,他在2.55元/股的价位上全仓吃进江苏阳光,只过了9天股价就翻了,涨到了5.8元,小林果断离场,个人资产也上涨到了20万元。再后来,又碰上了06年的大牛市,此时小林的个人资产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增加到了36万多元!
有学生赔本,一周赔光生活费
目前并不缺乏小林这样的大学生炒股赚钱案例,看到这样的成功案例之后,更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玩儿股票,特别是在财经类高校中的学生更有这样的意愿,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整个宿舍、整个班级炒股的情况。
当然,大学生玩儿股票也有赔钱的。南京某高校小张看到小林成功赚钱的案例之后,就动了心。他今年1月29日以26.1元/股的价格吃进浦发银行(600000)400股,但是万万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就出现了下调的行情。这种行情究竟要持续多长时间,对小张来说是很大的折磨:“我把全部的生活费都扔进去了!”2月6日,入市才几天的小张再也承受不住了,他以21.8元/股的价格毅然决然地离场。“连同手续费短短一周已经损失了两千块钱,这几乎是我三个月的生活费。”小张告诉记者。“有了失败的经历,今后还会玩儿股票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张犹豫了一下,但未置可否:“这次的损失就当交学费了。”
专家提醒,大学生炒股需正确引导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今天赚钱了,但是明天会不会亏钱呢?这是大学生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当然了,大学生投资股票有很多好处。炒股能够培养理财观念,又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大学生如果想炒股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用家里的资金,最好是勤工俭学。大学生玩儿股票已经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正确的引导,此外还需要充足的时间。
大学生究竟应不应该炒股,这个问题也应当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反思,有的学校已经开展了大学生模拟炒股活动,目的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这种大学生炒股的方式真的很值得提倡。
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
大学生炒股弊大于利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目前内地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A、B股及基金开户总数已超过1亿户,一举超过美国7600万户的股民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1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也让很多人都惊呼全民炒股时代即将来临。
不经意间,资本市场迸发出的激情也照耀到了象牙塔下的莘莘学子们。不知何时,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象牙塔下学子们的身影也频现其中。对于他们的参与,各界褒贬不一,称“不务正业”的有之,称“培养金融意识”的亦有之。这不禁让人们想起10年前计算机刚刚流行的时候,大学生攒机打游戏一度被人们指责。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却大多拜计算机所赐。
学费也拿来炒股,学生炒股青春没有底稿
“别理我,我炒股呢!”在某知名大学自习室里,文科类大三学生小张一语惊四座。
“这没什么使人惊讶的,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一部能打出去的电话,我就可以实现我的致富梦了。”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小张话里话外全是“致富梦想”。
无论从实际年龄还是股龄来看,小张都处于不太成熟的年龄。但是,如果你坐在他边上和他一起看某只股票的线图,你会惊讶地发现他连这只股票有没有庄家、庄家什么时候会出货都知道。
当被记者问到他目前正在关注哪几只股票时,小张反问记者:“你知道水皮、巴菲特看好哪几只股票吗?对了,他们从来不说。因为怕他们的观点造成市场的某些倾向,我向来自诩‘少年巴菲特’,所以我不能向媒体透露我的仓里都有什么‘宝贝’。”
小张颇为自豪地透露了他炒股的业绩:18岁开始炒股,“第一桶金”是父母给的大一整个学期的学费4200元人民币;19岁赶上了熊市的“尾巴”,将一年积累下来的6000元“烧”到400元;20岁时由于追赶蓝筹股,在“二八效应”作用下成功赚出大三、大四两个学年的学费;21岁时(也就是目前),正在为毕业后的自主创业积累更多的“物质基础”。
“炒股是证明自己是否有投资头脑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小张表示:“我鄙视读死书的同辈,当然,我更鄙视失败后站不起来的股民。”
大学生股民数量日益增多
中国有1400万在校大学生。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属于1亿股民的队伍呢?虽然没人能给出精确答案,但保守估计,大学生股民大军的队伍有数十万之多。但是,和校园外的气氛一样,炒股热席卷了大江南北的高校。南到海南,北到内蒙古,东到黑龙江,西到西藏,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资本热地,炒股似乎已经成为如今大学生的又一门必修课。
“大学生炒股需要想明白目的是什么,是想在这行业里发展,还是想赚一笔就跑?我不建议大学生炒股的理想只是赚点钱。毕竟这点钱和之后毕业后中长期赚的钱比一下能有多少呢?现在学到的东西对未来的益处,和花费很多时间去赚点钱是没法比的,不要因小失大。”吴国平表示。
他建议大学生炒股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毕竟股市的水很深。“股市是很复杂的,大学生应该多看这方面的书籍。知识毕竟是前提,然后结合实践才能得到最多收获。”
“不要在股市上花太多时间,最好做中长线,可以研究技术图,但要结合自身对未来的设计考虑。”
“同时大学生炒股应该有风险意识。”吴国平说,“有人拿学费去炒股,这就像贷款炒股一样是一个赌博。毕竟大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炒股不要太盲目。需要用中性的心态去对待它,不要过度沉迷。”
吴国平曾经在学生时代帮助过同学炒股,但他坦言这样压力和风险太大。“出了社会才是关键,学生时代炒股只是牛刀小试。”他最后总结道。
同学鱼与熊掌怎样兼得
“炒股的男生好像都很邋遢!”在某大学校园里,记者随机采访到了一名正在读财经专业大一的女生。她表示,虽然刚刚进入校门不久,但是班上已经有两三个男同学开始炒股了。
“开始时我们都很惊讶,他们也都对自己的获利夸夸其谈。后来他们好像就不爱和别的同学说话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说一些很专业的术语,说的时候表情都挺‘酷’的。别看他们邋遢,还挺招女孩子喜欢的。”女生这样告诉记者。但当记者问到有没有女同学加入炒股的行列时,女生这样表述:“你很难看见女生拆装电脑,同样,你也很难看到女生爱上炒股。”
为了采纳更多人的观点,记者对一个藏在学校语音室里苦背英语的眼镜男进行了暗访。“我不懂股票,我们班里也没人炒股,听说别的系有人炒。我的理想是读研,眼下的目标是英语通级。我建议那些正在‘不务正业’的同学先确保自己有顺利取得大学文凭的能力,才考虑怎样发财,否则既对不起父母的钱,又对不起自己的青春。”眼镜男颇为诚恳地告诉记者。
家长孩子炒股票
由他去吧
“大学生炒股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现在好多高中生都炒股票,我觉得让孩子炒炒股票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投资理财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早点接触也能够早点掌握本领。”一个大学生股民的爸爸这样评价孩子炒股,“不过他妈妈反对,她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不过我认为,孩子炒炒股票还是利大于弊。”
这是一个比较开通的家长,开通的原因可能是爸爸本身也是股民,他能够体会到投资理财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也明白炒股需要时间和金钱的积累,要不断地用时间和金钱来换取经验,所以,他支持孩子炒股。
也有坚决反对的,有一个学生家长是搞科研工作的,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从事技术工作,他认为炒股票并不能创造价值,属于赌博的一种形式。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这样的家长比例很低。
更多的家长知道投资股市是合法的,学校也没有禁止大学生投资股市,但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让孩子炒股票好不好,他们的态度是不干涉不鼓动,孩子炒股票,由他去吧。
其实,相当多的家长都不明白炒股票到底是不是好事,中国台湾、香港人人都炒股,大家都挺好,美国人基本都不炒股,大家也都挺好。
学生炒股现在被公开化,可是早在10年前,便有初中生炒股的真实故事出现。记者的一个朋友老高便是从高中开始炒股,那时候通讯技术还很不发达,没有互联网看行情,也没有网上交易,最先进的设备就是股票机,每天都要买份报纸看最新信息。不管是看报纸,还是看股票机,都要躲开老师的检查,但这一切却不用避讳同学,因为同学往往投来羡慕的目光。
看行情倒也无所谓,交易就很麻烦了,当时技术条件落后,不能进行网上交易,最先进的就是电话委托,而学生又没有手机,校园里也很少有IC卡电话,卖冰棍老太太的公用电话成为了老高惟一的交易工具。
说到老太太的公用电话,老高还有一段故事,老高去冰棍摊打电话下单,老太太就奇怪:“你怎么光拨号不说话呀,你打的是什么电话呀,不会是信息台吧。”老高赶紧解释:“不是,是电话委托,买卖股票的。”老太太一听,蒙了,什么是股票呀!赶紧轰老高:“你别打了,这个电话我也不收你钱了,以后你也别打这种莫名其妙的电话了,我这是小本生意,你别坑我。”老高没辙,还是给钱走了。
再后来老高只能打电话给他爸爸,让他爸爸给下单,直到后来学校里有了2部投币电话,从那时起,老高就开始收集5角的硬币,仅仅电话费的消耗就不是小数。老高回忆:“现在学生炒股票的环境简直太优越了,不去试试实在可惜。”
大学生不妨先虚拟炒股
除了用真金白银去股市拼搏的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用上了更保险的方法:虚拟炒股。
“只要在网上注册个财富账户就行了。交易的时间、规则,以及分红送配全部和真实股市一样。”北方工业大学某专业2003级学生王代芹告诉记者。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在学校里很多和他一样同学参加的就是虚拟炒股。据了解,国内已经有一些大学将炒股定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有的学校还定期举办“炒股大赛”。不少学校都有专门的模拟机房。股票、期货的看盘、操作都可以进行。
据记者了解,像王代芹一样模拟炒股热身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记者了解,去年由世华财讯主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就吸引了全国各省市200多所大学近两万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
“此次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为各高校的金融教学和实践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也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礼卿称。
“通过实践教学将教材、课堂学习内容与证券投资结合在一起,增强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既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配套实物教学方法,也为金融专业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虚拟实践环境,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世华财讯总经理郑志宏称。
在全国各地,由高校社团或者共青团牵头,联手证券公司举办模拟比赛的比比皆是。如北京的“国泰君安杯”、天津“渤海证券杯”、大连“华泰杯”、广东“广证杯”等等。
专家观点:大学生炒股行为显然是弊大于利,高校和家长不应该支持。
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应当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学习上,而一旦投资炒股,便难免占用学习时间,这样肯定会影响到学业。此外,炒股还需要雄厚的资金和良好的心态,“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经济收入,日常生活开支都是靠家里的生活费,不具备炒股的经济条件。”同时,大学生都很年轻,思想也不成熟,炒股一旦失败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将很难承受这一结果。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学生得到锻炼,但毕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一些大学生认为炒股可以增长社会实践能力,而选择勤工俭学、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等方法进行社会实践则更有意义。再者,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投身炒股,大多是出于利益驱动,想通过炒股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正因为炒股具有投机性质,大学生即使能够在炒股中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也将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