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牵无锡 “右手”牵上海 苏州在下一盘大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近日,苏州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缝换乘,长三角核心城市间首次实现地铁系统跨省互联互通。
【资料图】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性工程,苏州11号线连接了“最强地级市”苏州、“百强县之首”昆山以及“长三角龙头”上海。除了东向通达上海,苏州轨交还将向西“牵手”无锡,苏锡两地将实现轨交多渠道衔接。
随着苏州与周边地区进一步融合,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苏州与上海实现主城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市民拍照留念。(《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现场体验:有人想从上海坐地铁去苏州观前街
6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上海徐家汇出发乘坐上海地铁11号线,经过22站约1小时6分钟抵达苏州花桥地铁站,此处与苏州地铁11号线换乘联接。车厢内有不少市民是特地来体验“双11”地铁。一位阿姨表示,她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从上海坐地铁去苏州著名商业街观前街看看。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东至昆山花桥站,在花桥站通过3条空中连廊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无缝连接。
据“苏州发布”,这条充满科技与创新的线路,收获了许多“第一”:苏州第一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中国县域第一条全城穿越的地铁线路;第一条与上海地铁线网对接的线路;国内第一条全自动运行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苏州轨道交通和上海地铁两家地铁集团也在运输组织、客运服务、安检互认、应急发布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
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乘客使用“苏e行”或“Metro大都会”App扫码,从苏州/上海任一站点进站后,按照标识指引,通过“无感换乘”通道,即可进入另一个城市的地铁网络,在其任一站点出站。
记者体验后发现,乘客从上海地铁线网的任一车站进入,到达11号线花桥站,需要刷卡出闸后,按照换乘指引,通过刷卡换乘通道(检票通道),再次刷卡进入苏州地铁11号线,但无须二次安检。
苏沪地铁在花桥站互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花桥站换乘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市民询问工作人员如何“无感换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昆山站上C位
记者注意到,在“双11”地铁连通后,有人说:“地铁三小时去苏州,高铁只要半小时,不‘香’吗?”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对此评论说:“高铁主要是服务于城市间客运联系,而苏州轨交11号线、上海轨交11号线则是服务于城市内部多个地方之间人员往来,实现了将苏州、上海之间的客运联系从城际到城内的跨越。从时间上看,大部分乘客并不会乘车从11号轨交的起点到终点,不需要在轨交待够3小时。换句话说,轨交11号线实现了轨交新站点附近居民享受市内快捷交通的便利。苏州轨交11号线站点居民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曾刚教授认为,从情感方面看,“双11”轨交线让苏州市民多了个“外滩”,上海市民多了个“金鸡湖”,让两市市民可以借助轨交到达另一个城市的轨交站点,两市之间的通勤人数必将大幅上升,两市居民相互认同、互利合作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从这层意义上看,“双11”轨交线使沪苏同城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有意思的是,上海地铁11号线抵达花桥站的前一站时,就有房产中介迫不及待地上车,在车厢内部向记者及周边乘客介绍起花桥的新房。他告诉记者,苏州和上海的地铁连通后,位于当中的花桥地铁站附近区域很有优势,往两头通勤也很方便,有空看房可以到地铁来接。
也有评论认为,花桥站因为位于昆山,且在“双11”地铁的中间,昆山板块或成为最大受益者。
曾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他同意这种说法,“这是因为:第一,苏州轨交11号线贯穿昆山全市,有利于昆山市内相关地方的通联;第二,昆山市内轨交站点多,有助于昆山吸引来自上海、苏州市内高端人才落户,大大优化昆山居民学历结构,上海轨交11号线对昆山市花桥居民学历结构的影响就是明证;第三,有助于昆山产业转型升级。轨交11号线将为昆山带来更多的科技信息、高端产业合作机会,昆山产业对外合作条件进一步优化。”
业内人士卢俊分析道,从2005年起,昆山一直是中国百强县榜首,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甚至和浦东新区、朝阳区这些城市大区,同列区县十强榜单,如今,凭借两条11号线位于两个大城市之间,地缘优势双倍加强,未来各方面的利好都不可限量。
“拿昆山面积最小的乡镇陆家镇来说,苏州11号线共在这里经过三站,而早在轨交建设初期,陆家镇就开始规划沿线的TOD城市更新项目了,还有核心综合体和全慢行体验区,要为昆山打造全新的宜居名片,这其实也是整个苏州的大方向。”卢俊说。
轨道上的长三角
“发现江南”工作室、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专家祝利升分析认为,早在10多年前,上海地铁11号线就已经开通到了苏州昆山的花桥镇,可以说上海是早早就把“手”伸在那里,苏州是晚了10年伸出这双手。不过,苏州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通过这条地铁,一口气完成了苏州的三招大棋。
祝利升说,其一,苏州把S1号线更名为11号线,直接把昆山纳入了市域一体化的版图;其二,“双11”牵手将引来不少宣传流量,通过这条线,苏州向全球宣布和上海实现同城化,这对于苏州的加码作用可想而知;其三,苏州默默地把3个机场纳入了苏州地铁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不仅“牵手”了上海,另一边还将“牵手”无锡。近日,苏州轨交集团副总经理钱曙杰透露,苏州轨交3号线西延将与无锡地铁3号线进行衔接,苏州市民可以坐着轨道交通去苏南硕放机场搭乘飞机,进而增强苏南硕放机场对两个城市的辐射力。目前,两市已经签署了《苏州无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实施“轨道上的苏锡”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曾刚认为,双城轨交大大推进了沪苏同城化进程,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向高级阶段迈进的鲜活案例,将大幅提升城市间人员、信息交流,有助于各市各扬所长,推动跨域产学研金一体化、跨域产业链、跨域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拓展企业资源配置的空间范畴,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帮助。
卢俊分析说,苏州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和上海的产业趋同。这些年,作为上海的资源外溢城市,苏州在产业配套上,一直与上海协同发展。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会把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苏州就近设厂。比如2019年,艾默生投资1.15亿元在园区打造研发中心,服务整个亚太、中东地区的客户,还有霍尼韦尔、新加坡的凯德集团等这些顶尖企业的入驻,共同搭建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生态,也让城市的工业水平迅速飙升。
上海、苏州、无锡三地产业合作密切,上海市正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苏州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无锡市也正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4个产业打造地标产业集群。地铁衔接后,未来三地产业资源亦可加速流通。
曾刚分析说,借助市内交通的互通互联,将为苏沪两市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元宇宙、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域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将为沪苏“研发+生产”、“总部+基地”合作模式深化发展提供新动能,为跨域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新通道。
他说,广东、浙江境内已有广州至中山、杭州至绍兴等多个城市轨交线联通的案例,苏州、无锡轨交3号线联通将为国内省内城市之间市内交通线路互通提供新的案例,为苏州人实现“机场梦”提供新途径。换句话说,苏州/上海双11号轨交线、苏州/无锡双3号轨交线的互联互通将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共赢的可喜新局面,值得期待。当然,展望未来,如果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之间能够实现轨交“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平台管技术,一个主体管运营”,核心区市内统一交通网才可能建成,核心区城市间同城化才有可能完全实现,而这必将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