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区打造道路交通纠纷多元调处新模式 全球要闻
【资料图】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诉讼非诉有机衔接
青山湖区打造道路交通纠纷多元调处新模式
□全媒体记者 邬靓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审理周期长、赔偿计算繁杂、及时理赔难等,耗时耗力,影响群众获得感。2021年1月18日,青山湖区法院在塘山法庭挂牌成立“南昌市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南昌市交通事故多元解纷中心”(以下简称“一庭一中心”),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诉讼非诉有机衔接,形成了多方联动、多元解纷的道交纠纷处理新模式,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两年来,“一庭一中心”工作先后在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推进工作会上进行经验交流,“一庭一中心”项目获评2022年江西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实践案例奖”,塘山法庭也于2022年被江西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庭”。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集中一体化处理。“一庭一中心”在全省率先打破纠纷处理行政区划限制,集中受理、调处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新建区、红谷滩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8个中心城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每年近2000起案件向“一庭一中心”及下设调解点申请调解。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一庭一中心”构建了法院、交管、调解、保险、鉴定等部门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道交纠纷责任认定、理赔计算、调解、鉴定、司法确认、法院诉讼、一键理赔等均可“一网通办”,实现城区道交纠纷化解“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目前,全市16家入围南昌法院系统对外委托鉴定机构名单库的鉴定机构全部进驻“道交一体化平台”鉴定模块,在线接收委托事项。“一庭一中心”成立以来,已受理来自8个城区的调解申请3338起,申请标的总金额达48718万元,其中近700起案件进行了在线委托鉴定,鉴定完成后调解结案的比例达80%以上。
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全方位多层次解纷资源集约整合。“一庭一中心”建立“1+N”多元解纷体系,以塘山法庭为中心、在8个中心城区交警大队和综治中心分别设立调解点,派驻调解员,运用“道交一体化平台”进行事故信息提取、保单信息提取、视频调解、在线鉴定等,并吸收特邀人民调解员、保险行业理赔员进行诉前调解,邀请公益律师轮流值班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道交一体化平台”内置理赔计算器,当事人及各职能部门录入简单的信息进行赔付试算,就可以得出精确的损失赔偿数额,各方当事人对赔偿额有更确定的心理预期,加快了调解速度,节约了司法资源。在线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可以一键推送“一庭一中心”申请司法确认或请求出具调解书;未达成调解的,根据当事人意愿可以在线推送立案及诉讼。法庭组建速裁和精审团队,统一类案裁判尺度和审理模式,规范标准化审理思路,提升简案效率和繁案质效。“一庭一中心”成立以来,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由之前的43.44天缩短为27.1天。
满足群众司法新需求,释放道交纠纷社会治理集成效应。“一庭一中心”简化理赔环节,对于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达成调解的案件,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后即可直接在线申请一键理赔。远程定损、自助理赔、快速理赔等支撑环节,不但给辖区群众处理事故纠纷带来了方便,也为纠纷的异地处理提供了保障。南昌出台的《关于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市级层面构建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实现诉前调解、诉讼流程、证据规则、理赔标准的统一,促进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一庭一中心”同时被确定为市综治中心下设的专业性调解分中心,各单位参与调解工作纳入市委领导下的综治考核体系,覆盖全市的调解网格持续深入优化。道交纠纷一体化调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法院与其他职能部门、调解组织优势互补,从源头不断释放预防化解纠纷力量。